最近,一条关于小米强制加班的消息突然在网上炸开了锅。有员工爆料,公司口头要求日均工时不低于11小时,甚至有人因为“只”加班到12小时被领导约谈,还被要求写检讨。更离谱的是,这些规定没有任何书面文件,全凭领导一张嘴,明摆着就是怕留下证据,哪天被劳动部门盯上。
11小时是什么概念? 早上9点上班,晚上8点下班,中间吃饭休息算1小时,这就是10小时。如果再“自愿”加1小时,回到家可能已经9点、10点了。这还只是“达标”,要是哪天任务没完成,凌晨下班也不是不可能。而按照《劳动法》规定,每天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,每月累计不超过36小时。小米这操作,简直是把法律当空气。
但最让人憋屈的是什么?是公司根本不怕你举报。因为所有要求都是口头传达,没邮件、没文件、没打卡记录。你要是敢反抗,领导一句“你自己效率低才加班”就能把你怼回去。或者更狠一点——“完不成KPI,就别干了”。现在就业形势这么差,多少人敢硬刚?只能默默咬牙,把加班当“福报”。
其实,这种隐形加班文化早就不是小米一家的问题。华为、字节、拼多多……哪个大厂没被曝过类似的事?甚至很多中小公司也跟着学,美其名曰“奋斗者精神”,实际上就是变相压榨。更可怕的是,这种风气已经成了行业潜规则,你不加班?那你就是“不努力”“不上进”。
网友们对这事吵翻了天。有人觉得,加班至少有钱拿:“现在失业的那么多,有工作就不错了,加班总比没收入强。”这话听起来心酸,但现实确实如此——5000块的工资,扣掉社保、房租、吃饭,还能剩几个钱?如果加班能多挣一两千,很多人只能选择忍。
但也有人直接开骂:“把员工当机器,迟早反噬!”短期看,公司靠压榨员工省了成本,可长期呢?身体垮了、热情耗尽了,谁还给你卖命?更何况,这种畸形加班文化正在把整个职场环境拖向深渊——今天你逼员工加班,明天竞争对手逼得更狠,最后所有人都得往死里卷。
更讽刺的是,这些大厂嘴上喊着“员工是最大财富”,实际干的却是竭泽而渔的勾当。小米自己官网还写着“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”,可它的员工呢?连享受正常下班的乐趣都没有。
有人说:“嫌累就别干啊!”可问题是,普通人真的有选择吗?房贷、车贷、孩子学费、老人医药费……哪一样能等你慢慢挑工作?更何况,现在多少行业都在裁员,能“稳定”加班反而成了某种“幸运”。
打工人的困境,从来不是“加班”本身,而是“没得选”。如果8小时工作制真能保证体面生活,谁会愿意拼命熬夜?如果劳动法真能落实到位,哪家公司敢这么明目张胆?可现实是,法律管不住潜规则,员工斗不过资本,最后只能变成一场无声的消耗战——用健康换工资,用时间换生存。
这件事最该反思的不是打工人,而是企业和社会。当加班成了“标配”,当违法成了“常态”,我们是不是早就忘了,工作的本质应该是生活,而不是生存?如果连大厂都带头践踏法律,普通公司只会更肆无忌惮。
当然,也有人会说:“你不干,有的是人干!”这话没错,但很可悲——当一个社会默认“被剥削”才是常态时,所有人都是输家。今天你冷眼旁观,明天轮到你的时候,谁会替你说话?